消息速递丨“新冠疫情的政策选择与治理之道”学术研讨会暨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题党日活动成功举办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午,我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线上成功举办“新冠疫情的政策选择与治理之道”学术研讨会暨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题党日活动。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李文钊教授主持会议,许光建教授、毛寿龙教授、孙玉栋教授、崔军教授、杨宏山教授、李文钊教授、王宏伟副教授、董长贵助理教授、张友浪助理教授共9位专家学者依次围绕“新冠疫情的政策选择与治理之道”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许光建教授以“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抗击新冠疫情和复工复产”为主题进行了讨论。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抗之所以取得战略性成果,原因是始终坚持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统一部署,充分发挥了地方之间的互助精神,以及人民军队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这一战略性成果充分显示了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通过回顾抗击疫情的过程,许光建教授分析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在疫情防控中的具体表现和实践。最后,许光建教授认为,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研究,对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重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项目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把已取得的成果经验适当固定化,从而更好地将我国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
毛寿龙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毛寿龙教授以“新冠病毒的自然秩序”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毛寿龙教授认为,人们对新冠病毒和新冠疫情的认识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新冠疫情的政策选择和治理治道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秩序维度的不确定性,表现为病毒学专业维度的不确定性、流行病学秩序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类必须动用所有秩序维度的力量来控制疫情。处理好经济活力和抗疫之间的关系,在大规模检测和识别同时尽可能保证社会经济活力是新冠病毒疫情控制政策选择的秩序政策。从新发地疫情的角度来看,北京的经验值得关注,但损失了大量的城市活力,这也是不确定的活力秩序中心,北京必须面对一定的不确定性来保持城市的活力。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基本秩序逐步收紧、不确定的活力秩序逐渐消失,我们必须提前思考疫情对人类秩序的影响。
孙玉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孙玉栋教授以 “做好疫情中的税收政策解读与宣传”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者应积极承担及时了解信息、参与课题研究、解读应急政策、宣传方针政策责任。随后,孙玉栋教授梳理和归纳了疫情期间的财税政策,并对最新的政策支持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当前的经济政策以进一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力度,着力扩大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特殊难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促进汽车消费为主要原则。
崔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崔军教授以“疫情下的经济形势”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崔教授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经济实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金融危机潜在的可能性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崔军教授从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增长率、生产价格指数、失业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从短期和中期来看我国经济形势严峻,但对我国未来长期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持乐观态度。
杨宏山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教授
杨宏山教授以“比较视角的新冠疫情防控”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从中外疫情防控对比角度看,不同国家由于制度、应对措施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疫情防控效果的差异,我国坚持防控与救治两条主线、构建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全民参与体系、全力救治、依法公开信息等举措充分展现了我国的治理体制在应急管理方面独特的优势。从武汉和北京的疫情防控对比角度来看,北京市充分汲取武汉市的经验教训,疫情防控措施果断迅速,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通过中外、武汉与北京的疫情防控举措对比,杨宏山教授认为学习和适应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王宏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王宏伟副教授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进步:基于新冠与 SARS 应对的对照分析”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王宏伟副教授认为,与 SARS 应对举措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信息公开、指挥机构、传染防控、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疫情防控初始阶段的表现反映出我国在应急准备和风险防范方面的常态化制度建设存在的短板以及综合性协调机构的缺失。最后,王宏伟副教授阐述了对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未来应急管理发展方向的思考。
董长贵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董长贵助理教授以“新冠疫情与绿色发展”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可再生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国实施的新基建计划正撬动绿色发展新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对既往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点启示: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成果,也使我们看到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等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权衡全球化、城市化带来的互联互通和高度依赖的发展模式与分散式的绿色发展模式,防止在某一方面走向极端。从深层次矛盾来看,我们需要思考短期与长期收益风险、全局与部分、秩序与不确定性等之间的关系。
张友浪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张友浪助理教授以“大众如何评价政府应对疫情的举措”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张友浪助理教授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疫情期间大众对政府疫情防控举措的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公众期望政府提高对一线医护人员、公众压力和焦虑管理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支持;间接获取疫情信息的方式与公众评价呈负相关,而直接获取疫情信息的方式使得公众更能体察到政策制定的资源约束和难处,从而对政府防控措施做出积极评价。因此,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有效加强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和信息沟通,以提高公众对政府抗疫行动的合法性认同。
李文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教授
李文钊教授以“新冠疫情治理过程及其逻辑:一个事件史和时间史的分析”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李文钊教授将新冠疫情治理过程作为分析的中心,用事件史和时间史来分析新冠疫情治理注意力分配、治理决策舞台、治理阶段,打开治理过程的“黑箱”,描述和解释了疫情治理运行逻辑。并从中国的制度优势出发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治理的反思与评价,指出疫情治理既是一个窗口又是一个挑战。我们需要从历史治理学的视角探索历史视野中的治理、治理视野中的历史。针对外部挑战,要及时转换治理信息,将问题转化为治理体制熟悉的治理任务、治理思维和治理语言。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互动和交流中结束。各位专家结合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踊跃分享对新冠疫情的政策选择与治理之道的观点和看法,学术讨论氛围浓烈。具有不同研究专长的专家学者思想火花碰撞,激发和拓展了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挑战和未来学术研究探索中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http://spap.ruc.edu.cn/